清奈大旱灾:印度千万大城「缺水危机」如何解渴?

发布时间:2024-02-12 15:49:10  发布作者:安博电竞网站


  「水...都去哪了?」印度第六大城市清奈,正遭遇7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一。

  当印度北部因豪雨成灾,南部大城清奈(Chennai)却从过去2个月以来,遭遇严重的缺水危机——受极端气候冲击,印度第六大城市清奈从今夏以来被热浪席卷,加上连年降雨不足,四大水库水位降至70年来最低,干枯见底,城市供水系统几乎失能;人口高达1,000万的清奈,大部分市民只能仰赖政府每日出动水车,配水补给,不然就是花钱买水——或继续等待,迟来的未知雨季。

  为解燃眉之急,当地政府在7月紧急启动「水罐列车计划」,每日从其他城市运载250万公升的干净用水到清奈。但官方供水系统的能量,依然远不足以应付正常用水需求。杯水车薪的应急计策,也让许多无奈的清奈人发声,抗议政府长年忽视水资源管理与环境破坏,才是让城市陷入干渴地狱轮回的「人灾」。

  但今年的「清奈大旱灾」究竟有多严重?除了水灌列车,清奈政府还能怎么「解渴」日渐恶化的水资源危机呢?

  连年降雨不足,四大水库水位降至70年来最低,干枯见底,城市供水系统几乎失能。图为印度清奈的普札尔水库(Puzhal reservoir)。左为2018年6月时的卫星空拍图,右为2019年4月。

  7月,清奈所在的坦米尔纳杜邦紧急启动「水罐列车计划」,每日从其他城市运载250万公升的干净用水到清奈。

  「看看过去两个世纪不难发现:(清奈)雨季总是难以捉模,纯粹就是看老天脸色。」印度气象专家约翰(Pradeep John)如此表示。

  位于印度东南部坦米尔纳杜邦的清奈,是该邦首府,也是印度第六大城。这座人口约1,000万的城市,不只是印度汽车工业的心脏,有「南亚底特律」之称,也是IT产业的重镇(台湾鸿海富士康也有在清奈设厂)。但在极端气候之下,急遽恶化的缺水危机却深深冲击这座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大城市。

  如同印度大部分城市,清奈极度仰赖每年雨季带来的降水,城市一年降雨量约80%高度集中于10月、11月的雨季高峰。但不稳定的雨季常不是带来水灾,就是干旱。自从2015年的大洪灾以后,清奈每年降雨量都偏少;2019上半年,坦米尔纳杜邦的降雨量更短少了约24%。

  热浪来袭、地下水位不断降低,降雨量不足让水库未能储蓄足量用水;加上随着城市快速地发展、大量人口涌入求生存,清奈过去30年的人口也爆量成长了3倍以上,水资源供不应求之下,这才爆发了清奈半世纪来最惨的一次干旱,并成为印度这波旱灾中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非洪即旱的极端气候之城?2015年清奈在雨季遭遇了大洪灾,但此后连年却又降雨量偏少;2019上半年,坦米尔纳杜邦的降雨量更短少了约24%。

  随着城市快速地发展、大量人口涌入求生存,清奈过去30年的人口也爆量成长了3倍以上,水资源供不应求之下,这才爆发了清奈半世纪来最惨的一次干旱,并成为印度这波旱灾中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当城市供水系统能量大幅度降低,自来水供给严重不足,有部分公司改让职员在家远端工作、也有餐厅暂时关闭,以节省用水。坦米尔纳杜邦政府更从6月开始,每日发动9,800辆的水车,将从外地送来的水,有限配给分发。清奈市民们拿着五颜六色的塑胶大水壶,每日排上数小时的队等待取水,也成了清奈干旱的日常光景。只是,每户人家能分到的水依然十分有限。

  今年41岁的一名母亲德维(K. Devi)向《》表示,她们家一天可以被分到六壶水的配额,虽然已心怀感恩,但这样的水量大概只够一家人一个礼拜洗一次澡、一次衣服而已,有时候她也只能自掏腰包买水凑合。

  另一名住在清奈西南区的珊塔纳(Anuradha Santhanam)则表示,过去一个月清奈的水价已经翻涨了4倍。前几周1,000卢比的水,现在得花上4,000卢比才买得到。有时候就算愿意买水,也可能要等上几天才能从其他城市地区送达。

  陷入庞大供水压力的坦米尔纳杜邦政府,也在7月底紧急启动了一项「水罐列车」的输水计划,成为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

  坦米尔纳杜邦政府更从6月开始,每日发动9,800辆的水车,将从外地送来的水,有限配给分发。清奈市民们拿着五颜六色的塑胶大水壶,每日排上数小时的队等待取水,也成了清奈干旱的日常光景。

  这辆被《》称为「印度式猎奇」(Jugaad:指在克难有限的条件下,想出的替代方案)的水罐火车,一共有50节车厢。里头装满的水,来自邦内最大的梅图尔大坝(Mettur Dam),总共约250万公升。

  每天日落时分,水罐列车会从坦米尔纳杜邦的乔拉尔佩特镇(Jolarpet)出发,横越216公里长征,费时4小时后才在午夜前后抵达清奈。之后再由工作人员彻夜未眠将水输送装载到水车,清晨过后送往城市各个角落。

  「民众看见我们的水车简直兴奋得不得了。」在配水站工作的水车司机兰格纳森(Ranganathan)表示,缺水危机让他一天得工作16个小时,几乎连吃饭时间都没有,像连转轴一样地四处送水,「如果有天我们迟到了,人们就会开始恐慌。不然还能怎么办呢?他们就像我的母亲、我的姐妹,因为缺水而忧心。我们也只能挺身帮忙。」

  从乔拉尔佩特到清奈,每日都有「水罐列车」将250万公升的水,送往应急。图为工作人员将来自高韦里河(Cauvery River)与梅图尔大坝(Mettur Dam)的水,灌入车厢。

  清奈市政府主责城市配水与下水道管理的单位(CWSSB)表示,目前政府每天能供给约5亿公升的水量,但这连城市日常用水量的一半都不到。预计将持续进行到年底的水罐列车计画,总花费更估算高达9,400万美元。水罐列车计画的工程主管拉朱(K. Raju)坦言:这确实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只是应急,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事实上,这不是清奈第一次出动水罐火车。早在2001年的大干旱,当局就曾透过火车从其他城市紧急输送用水。在这之后,邦政府更立法推行安装「雨水收集系统」(rainwater harvesting)的政策。

  不过,原应强调雨水收集,回收再利用的环境永续政策,推行多年后为何仍没能让清奈躲过这次干旱呢?

  水罐列车计划总花费估算高达9,400万美元,「只是应急,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坦米尔纳杜邦所谓的「雨水收集系统」,是将流经地面、屋顶的雨水集流收集,经处理后贮存作为农业灌溉、工业与民生用水之用,或导入地下补强地下水,让地下水位得以维持平衡,以减缓天然降雨不足带来的缺水威胁。

  2002年,坦米尔纳杜邦前邦长贾亚拉利塔(J. Jayalithaa,任期为1991-2016)在历经那次大旱后,决心推展雨水收集系统。立法规定该邦所有建筑,都须安装相应的雨水收集装置。这也是印度实施类似政策的全国第一邦,一度被视为能让清奈不再干旱的救星;但16年后,当干旱再次来临,却依然无法有效缓解城市之渴——

  因为从无论是从一开始的装置安装,到后续的保养维持,清奈大部分的建筑屋主根本就没有彻底遵守执行;当中违规情况最严重的,甚至是本应做好政策模范表率的政府各机关。

  根据CWSSB数据,清奈截至目前设有89万个雨水收集装置,但却未公布装置维持状态的有关联的资料;印度都市环保专家拉格达(Indukanth Ragade)与NGO「雨水中心」(Rain Centre)的创办人拉格万(Sekhar Raghavan),在2015年时的调查却发现:

  1100个受调查建筑中,许多警察局、政府办公室、市政机关等公家建筑,其雨水集水系统因为不当安装、失修——管线破裂、堵塞,排水或者渗水孔洞等装置坏掉——根本未能发挥功效。2016年贾亚拉利塔卸任后,走马上任的坦米尔纳杜邦政府也并未重视前朝的雨水收集政策。

  此外,一般住宅的收集器安装率、执行状态也不甚乐观。当地公寓房主协会会长的柯达(Harsha Koda)就表示,「我和我太太就像传教一样,到处宣扬(雨水收集系统)」,但似乎还是有很多居民,不愿意采纳安装。官民皆不积极之下,立意良善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因此未能为清奈确实收集足量的水资源,甚至进一步涵养地下水层。

  在2019年的干旱来袭后,清奈许多环运人士、学者也纷纷呼吁,希望政府与民间能协力继续发展雨水收集系统,才是永续发展、解决缺水问题的长久之计;不过,根据各家外媒以及印度当地媒体报导,坦米尔纳杜邦政府近年倾向的水资源对策,其实是将重点放在发展海水淡化厂。

  「就算有水也留不住...」当地公寓房主协会会长的柯达(Harsha Koda)表示:「我和我太太就像传教一样,到处宣扬(雨水收集系统)」,但似乎还是有很多居民,不愿意采纳安装。图为2015年的清奈洪灾,墙面上的涂鸦为当时的邦长贾亚拉利塔。

  紧邻着孟加拉湾的清奈,目前拥有两座海水淡化厂 ——北部的明久尔厂(Minjur Desalination Plant),及南部的奈梅利厂(Nemmeli Desalination Plant)——分别在2010年与2013年开始商转。透过逆渗透(RO)技术将海水中的水与盐份分离,区隔出淡水与「卤水」(高盐度海水)。

  当中,斥资51.5亿卢比的明久尔厂,是印度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之一。两座海水淡化厂的每日产水量共约2亿公升,目前占清奈总供水量的三分之一,主要供应工业用水,并在缺水时期紧急供应民生使用。这两座大型海水淡化厂,也让坦米尔纳杜邦成为印度仅次于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第二大海水淡化城市。

  目前清奈政府也正在着手计划,将在奈梅利再盖一座新的海水淡化厂,每日可望为当地增加1.5亿公升的饮用水。不过在清奈,海水淡化厂是否是资源永续利用的好解方?至今仍存有极大争议。

  奈梅利海水淡化厂曾被指控,将卤水违规排放置海滩。而这些高盐分、高温海水也可能对周遭自然与渔业生态造成威胁。

  马德拉斯发展研究所(MIDS)的教授嘉纳克拉珍(S. Janakarajan)过去就曾批评,海水淡化厂是「最懒人」的解决方式——斥资巨额打造、耗费大量电力维持营运,但也相应带来许多冲击环境的疑虑。比如过程中产出的高温卤水,被排放到海洋后就可能破坏当地自然与渔业生态。

  例如2013年,奈梅利厂就曾遭当地居民质疑违规排放卤水,未依官方规定将高盐度的海水排入650公尺深处的海里,反而倾倒在沿海沙滩之上。此外,当地渔民也指控,自海水淡化厂商转以来,受到排放盐水影响,每年的渔获量也慢慢变得少。甚至当初兴建工厂时,大量超抽地下水反而造成地下水位一下子就下降、地下水盐化等问题。

  嘉纳克拉珍等反对派认为,尽管清奈雨季不稳定,降雨过度集中,但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公厘,比起中东等极度干燥地区仍相对充足——真正的问题就在于都市开发、湿地破坏、雨水收集失效,以及政府对水资源管理与基本的建设投资的稀缺,才会总是「留不住水」。

  真正的问题就在于都市开发、湿地破坏、雨水收集失效,以及政府对水资源管理与基本的建设投资的稀缺,才会总是「留不住水」。图为受垃圾严重污染的清奈库姆河(Cooum River)。

  「根本没人在乎那些湿地。」印度环保运动者贾亚拉蒙(Nityanand Jayaraman)向《BBC》表示。从1990年代开始经济迅速起飞的清奈,其具有保水、涵养水源功能的大量湿地,也纷纷被开发。比如清奈的「IT走廊」(IT Corridor),便是盖在帕利卡拉奈湿地(Pallikaranai marshlands)范围内;恩诺尔溪湿地(Ennore Creek)现在不只有电力厂,部分地区甚至变成非法垃圾清倒场。

  天灾与人祸的加乘效应,让缺水危机在极端气候肆虐的21世纪,恐将持续恶化。根据《金融时报》,印度全国今年截至7月为止,降雨量比平均数值少了16%。除了干旱最严重的清奈,包含首都新德里等城市,也都面临缺水威胁。

  天灾与人祸的加乘效应,让缺水危机在极端气候肆虐的21世纪,恐将持续恶化。用水供不应求更可能因此激化贫富对立、城乡差距等水资源争夺战。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最新报告更指出:印度在「水资源高度紧张」(extremely high)排名虽然只是第13,但该国人口有13亿,是榜上其他16国人口总数的3倍以上,用水需求极为庞大;供不应求更可能因此激化贫富对立、城乡差距等水资源争夺战。

  比如现代汽车等大规模的公司,在清奈本就设有自己的雨水收集系统与处理厂,受到缺水危机的冲击相对小;但对贫民来说,无论是投资水资源建设,或什至是花钱买水,都会造成庞大的经济负担;这次干旱危机,许多水商从清奈市郊或外地大量抽取井水,再输往都市贩售,也被批评是「黑水手党」(water mafia)的行径,「城市边缘人」根本无力与之作对。

  投书媒体的贾亚拉蒙则呼吁:其实无论是缺水或洪灾,清奈都不该再被动消极地做一座等雨来的城市,而应该更积极思考水之于城市的价值、采取行动,善待涓滴之水和每吋土地。

  无论是缺水或洪灾,清奈都不该再被动消极地做一座等雨来的城市,而应该更积极思考水之于城市的价值、采取行动,善待涓滴之水和每吋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