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模块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4-03-16 21:04:11  发布作者:安博电竞网站


  雨水收集模块是海绵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一部分,雨水收集模块是一种pp塑料,可埋于地下,若干个雨水收集模块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地下贮水池,在水池周围依据工程需要包裹防渗土工布或透水土工布,组成贮水池、渗透池、调洪池不一样,用雨水收集模块组装水池,安装便捷,承载力大,不滋生蚊蝇及藻类,且在临建地区域使用后,可以拆除迁移到其他区域继续使用。

  公告号为cn2026446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埋地式雨水收集模块,包括由数块矩形的聚丙烯板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箱体的内部具有支撑顶板的数块支撑板,支撑板与聚丙烯板平行,聚丙烯板的内部为网格状,相邻的两块聚丙烯板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有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将多个雨水收集模块组装形成“矩阵池”,采用上述雨水收集模块组装成“矩阵池”,相邻两个雨水收集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结构强度较低,且在对上述雨水收集模块的拼装时,需要人员逐个的安装铆钉,实现相邻两个聚丙烯板之间的连接,由于作业人员每天要安设多个雨水收集模块,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了施工效率。

  一种雨水收集模块,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两两互相平行设置的侧板、设置在上模板下表面的若干上雨水筒以及设置在下模板上表面的若干下雨水筒,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两侧边壁均设有第一燕尾块,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两侧端壁均设有与第一燕尾块相配合的燕尾槽,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和侧板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泄水孔,所述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之间设有安装组件相互连接,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相对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夹紧侧板的锁紧空间,所述侧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抵触在上模板、下模板的侧壁边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安装组件将上雨水筒与下雨水筒固定连接,再将侧板放置在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侧壁边缘处,进而可将上模板、下模板和侧板围合组成箱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第一燕尾块和燕尾槽分别设置在上模板的相对面、下模板相对面,实现了相邻两个雨水收集模块之间的拼装连接,方便安装以及快速更换破损的雨水收集模块;泄水孔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雨水收集模块之间能够自由交换流动,增大了雨水收集模块的蓄水空间;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雨水收集模块,拥有非常良好的结构强度,方便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若干安装盘以及沿安装盘的周向阵列的若干塑料卡块,若干所述安装盘分别间隔设置在若干上雨水筒的下表面或若干下雨水筒的上表面,若干所述下雨水筒的上表面或若干上雨水筒的上表面均设有用于容纳安装盘的安装槽,所述安装盘的周壁且沿其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均布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塑料卡块的一端与第一卡槽的槽顶壁相连,所述塑料卡块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塑料卡块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将安装盘插入安装槽内时,安装盘首先抵触到塑料卡块的侧壁,塑料卡块受到挤压力,塑料卡块的自由端抵入第一卡槽内,以便将安装盘插入安装槽内。

  当安装盘插入安装槽内后,塑料卡块失去外界挤压力,利用塑料卡块自身的弹力,塑料卡块的自由端伸入第二卡槽内,最终可将安装盘固定在安装槽内,实现了对安装盘的定位,使得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之间能够稳定连接;该安装方法,结构简单单,方便拆装。

  优选的,所述塑料卡块朝向第二卡槽的侧壁设有弧形凹面,所述塑料卡块位于第二卡槽内的一端设有第一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凹面和第一倒圆角的设置,减小了塑料卡块与安装盘外壁的接触面积,以便将安装盘能够稳定插入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盘的侧壁或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插块,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或安装盘的侧壁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和插槽的配合,对安装盘位于安装槽内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安装盘固定在安装槽内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t型块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弹性块,所述t型块的竖直部与上雨水筒的下表面相连,所述下雨水筒的上表面设有供t型块的竖直部插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处设有供t型块的水平部插入的凹槽,所述固定槽与其槽口相邻的一侧槽壁设有与插槽相连通的锁紧槽,所述锁紧槽的槽壁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块的让位槽,所述弹性块的一端固定在让位槽的槽壁,所述弹性块的另一端延伸至锁紧槽内,两所述弹性块的相对侧壁均设有供t型块的水平部滑移的导向斜面,所述弹性块的自由端侧壁抵触在t型块的水平部侧壁,所述弹性块与t型块相接触的侧壁设有第二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t型块插入固定槽内,同时可将t型块的水平部插入凹槽内;然后滑移t型块,使得t型块的水平部侧壁抵触到弹性块的侧壁,随着t型块的滑移,可将弹性块抵入让位槽内,以便将t型块的水平部插入锁紧槽内;当弹性块失去外界的力的作用时,弹性块复位并伸入锁紧槽内,此时弹性块位于第二倒圆角的侧壁抵触在t型块的水平部侧壁上,最终可将t型块稳定固定在固定槽内,实现了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之间的稳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横截面呈梅花状设置,所述侧板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定位块,所述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内壁棱角处均设有加固筋,所述定位块的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分别与上雨水筒、下雨水筒的外壁凹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置,对侧板的位置起到定位作用,限制了侧板水平方向的位移,提高了侧板位于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稳定性,加强了雨水模块的稳定性;由于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横截面呈梅花状设置,且加固筋分别设置在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内壁梅花棱角处,有效的加强了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承载力和稳定能力,以便能够稳定蓄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h型加强筋的设置,加强了上模板、下模板的结构强度,以及上模板、下模板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变形度,提升了雨水收集模块的抗侧压性能。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下模板的下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限位柱,所述下模板的侧壁、上模板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和限位孔的设置,可防止纵向方向的相邻两个雨水模块之间产生偏移,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影响施工效率。

  1.利用安装组件将上雨水筒与下雨水筒固定连接,再将侧板放置在上模板、下模板之间的侧壁边缘处,进而可将上模板、下模板和侧板围合组成箱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方便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2.第一燕尾块和燕尾槽,实现了相邻两个雨水收集模块之间的拼装连接,且燕尾槽分别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面,抽芯式设计,方便安装及快速更换破碎的雨水收集模块;

  3.当将安装盘插入安装槽内时,利用塑料卡块自身的弹力,塑料卡块的自由端伸入第二卡槽内,最终可将安装盘固定在安装槽内,实现了对安装盘的定位,使得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之间能够稳定连接;

  4.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横截面呈梅花状设置,且加固筋分别设置在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内壁梅花棱角处,有效的加强了上雨水筒和下雨水筒的承载力和稳定能力,以便能够稳定蓄水;

  5.若干h型加强筋的设置,加强了上模板、下模板的结构强度,降低了上模板和下模板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变形度,有效的提升了雨水收集模块的抗侧压性能。

  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板;2、下模板;3、侧板;4、上雨水筒;5、下雨水筒;6、第一燕尾块;7、燕尾槽;8、泄水孔;9、安装组件;91、安装盘;92、塑料卡块;93、安装槽;94、第一卡槽;95、第二卡槽;10、弧形凹面;11、第一倒圆角;12、插块;13、插槽;14、t型块;15、弹性块;16、固定槽;17、凹槽;18、锁紧槽;19、让位槽;20、导向斜面;21、第二倒圆角;22、定位块;23、加固筋;24、定位槽;25、降重槽;26、h型加强筋;27、限位柱;28、限位孔;29、第二燕尾块。

  参照图1,一种雨水收集模块,其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以及两两互相平行设置的侧板3,侧板3的数量为4个,上模板1、下模板2和4个侧板3围合形成箱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上模板1、下模板2和侧板3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泄水孔8,由于雨水收集模块埋设在地下,泄水孔8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雨水收集模块之间能够自由交换流动,增大了雨水收集模块的蓄水空间,可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上模板1的侧壁嵌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h型加强筋26,h型加强筋26的设置,加强了上模块、下模块的结构强度,提升了雨水收集模块的稳定性以及抗测压承载力。

  参照图1和图2,由于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将多个雨水收集模块组装形成“矩阵池”,上模板1的上表面、下模板2的下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限位柱27,下模板2的侧壁、上模板1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与限位柱27相配合的限位孔28,限位柱27和限位孔28的设置,可防止纵向方向的相邻两个雨水模块之间产生偏移,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影响施工效率。

  参照图2和图3,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两侧边壁固定设置第一燕尾块6,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两端边壁均设有与第一燕尾块6相配合的燕尾槽7,第一燕尾块6和燕尾槽7的设置,实现了相邻两个雨水收集模块之间的拼装连接,加强了雨水收集模块的结构强度;且第一燕尾块6和燕尾槽7分别设置在上模板1的相对面、下模板2的相对面,抽芯式设计,方便安装以及快速安装破碎的雨水收集模块。

  参照图2和图3,在靠近燕尾槽7的侧板3的顶部和底部设有若干第二燕尾块29,若干第二燕尾块29与若干燕尾槽7一一对应,安装时,将第二燕尾块29插入燕尾槽7内,使得第一燕尾块6与第二燕尾块29相抵触,进而可将侧板3稳定固定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

  参照图2和图3,上模板1的下表面均布设有若干上雨水筒4,下模板2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下雨水筒5,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的相对侧壁相互抵触,上雨水筒4的纵截面呈倒梯形设置,下雨水筒5的纵截面呈梯形设置,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的口径较大一端均为开口状,上雨水筒4与上模板1的上表面贯穿,下雨水筒5与下模板2的下表面贯穿,以便收集雨水。

  本实施例中,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的横截面均呈梅花状设置,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的内壁且位于梅花状的棱角处设有加固筋23,加固筋23的设置,加强了雨水收集模块的承载力和稳定能力,以便稳定收集雨水。

  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之间设有安装组件9相互连接,可将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连接固定,使得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相对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夹紧侧板3的锁紧空间,进而可将侧板3的顶部边壁和底部边壁分别抵触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侧壁边缘处,使得上模板1、下模板2和侧板3围合形成箱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方便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参照图2和图4,为进一步提升侧板3位于锁紧空间内的稳定性,侧板3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定位块22,定位块22的侧壁设有定位槽24,定位槽24分别与上雨水筒4、下雨水筒5的外壁凹凸配合,对侧板3的位置起到定位作用,限制了侧板3水平方向的位移,提高了侧板3位于上模板1、下模板2之间的稳定性,加强了雨水收集模块的稳定性;定位块22背向定位槽24的侧壁设有降重槽25,降重槽25与侧壁的侧壁贯穿,起到减重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5,安装组件9包括设置在下雨水筒5上表面的安装盘91以及沿安装盘91的周向阵列的若干塑料卡块92,上雨水筒4的下表面设有供安装盘91插入的安装槽93,安装盘91的周壁且沿其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第一卡槽94,第一卡槽94用于容纳塑料卡块92,安装槽93的槽壁均布设有若干第二卡槽95,若干第二卡槽95与若干第一卡槽94一一对应,塑料卡块92的一端与第一卡槽94的槽顶壁相连,塑料卡块92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卡槽95内。

  塑料卡块92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将安装盘91插入安装槽93内时,安装盘91首先抵触到塑料卡块92的侧壁,塑料卡块92受到挤压力,进而将塑料卡块92的自由端抵入第一卡槽94内,以便将安装盘91完全插入安装槽93内,此时塑料卡块92失去外界挤压力,利用塑料卡块92自身的弹力,塑料卡块92的自由端伸入第二卡槽95内,最终可将安装盘91固定在安装槽93内,实现了对安装盘91的定位,使得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之间能够稳定连接;该安装方法,采用自锁式凹凸卡扣设计,简单易操作,方便拆装,有效的提高了雨水收集模块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安装盘9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安装盘91分别间隔设置在若干上雨水筒4的下表面或下雨水筒5的上表面,进而安装槽93分别设置在若干下雨水筒5和若干上雨水筒4的相对侧壁上,以便将上模板1和下模板3稳定连接,图5中为体现安装盘91固定在下雨水筒5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5,塑料卡块92朝向第二卡槽95的侧壁设有弧形凹面10,塑料卡块92位于第二卡槽95的一端设有第一倒圆角11,弧形凹面10和第一倒圆角11的设置,减小了塑料卡块92与安装盘91外壁的接触面积,以便将安装盘91能够稳定插入安装槽93内。

  参照图5,安装槽93的槽底壁设有插块12,安装盘91的上表面设有插槽13,插槽13用于容纳插块12,插块12和插槽13的配合,对安装盘91位于安装槽93内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安装盘91固定在安装槽93内的稳定性。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首先将安装盘91插入安装盘91内;其次将两个相对的侧板3放置在下模板2的上表面两侧边缘处,使得第二燕尾块29插入下模板2边壁上的燕尾槽7内,再将另外两个侧板3放置在下模板2的上表面边缘处,使得定位槽24分别与上雨水筒4、下雨水筒5的外壁凹凸配合,对侧板3横向方向的位移进行限位,使得上模板1、下模板2和侧板3之间围合形成箱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

  然后对上模板1施加压力,当安装盘91的周壁抵触到塑料卡块92的侧壁时,塑料卡块92发生形变,塑料卡块92的自由端伸入第一卡槽94内,此时可将安装盘91插入安装槽93内,此时塑料卡块92失去外界挤压力,进而塑料卡块92的自由端伸入第二卡槽95内,实现了安装盘91位于安装槽93内的限位,以便将安装盘91稳定固定在安装槽93内,进而可将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稳定连接,最终可将上模板1、下模板2和侧板3组合形成箱体状的雨水收集模块。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组件9的结构不同。

  安装组件9包括t型块14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弹性块15,t型块14的竖直部侧壁与上雨水筒4的下表面相连,下雨水筒5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槽16,固定槽16的长度方向与下雨水筒5的径向同向,固定槽16的宽度方向与t型块14的竖直部侧壁尺寸一致,固定槽16的槽口处设有供t型块14的水平部插入的凹槽17,以便将t型块14插入固定槽16内,固定槽16与其槽口相邻的两侧槽壁设有与插槽13相连通的锁紧槽18,滑移t型块14,可将t型块14的水平部滑移至锁紧槽18内。

  为将t型块14的水平部固定在锁紧槽18内,锁紧槽18的槽壁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块15的让位槽19,弹性块15的一端固定在让位槽19的槽壁,所述弹性块15的另一端延伸至锁紧槽18内,由于弹性块15拥有非常良好的弹性复位力,当t型块14在固定槽16内滑移时,t型块14的水平部侧壁抵触到弹性块15的侧壁,可将弹性块15抵入让位槽19内,以便将t型块14的水平部插入锁紧槽18内,此时弹性块15的自由端侧壁抵触在t型块14的水平部侧壁,避免t型块14在固定槽16内发生位移,可将t型块14稳地固定在固定槽16内,实现了上雨水筒4与下雨水筒5之间的稳定连接。

  两个弹性块15的相对侧壁均设有供t型块14的水平部滑移的导向斜面20,导向斜面20的较高一端朝向t型块14的侧壁,导向斜面20的较低一端朝向凹槽17,导向斜面20的设置,减小了弹性块15与t型块14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将t型块14的水平部滑移至锁紧槽18内;弹性块15与t型块14相接触的侧壁设有第二倒圆角21,减小了弹性块15与t型块14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取出t型块14。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t型块14插入固定槽16内,同时可将t型块14的水平部插入凹槽17内;然后滑移t型块14,使得t型块14的水平部侧壁抵触到弹性块15的侧壁,随着t型块14的滑移,可将弹性块15抵入让位槽19内,以便将t型块14的水平部插入锁紧槽18内,当弹性块15失去外界的力的作用时,弹性块15复位,并伸入锁紧槽18内,此时弹性块15位于第二倒圆角21的侧壁抵触在t型块14的水平部侧壁上,最终可将t型块14稳定固定在固定槽16内,实现了上雨水筒4和下雨水筒5之间的稳定连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内。